发布时间:2022-07-18 09:29:00
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。一般来说,食堂是通过公开招标承包的。不可否认,引入竞争机制后,高校的食品品种有了很大提高,但一些地方的食品质量特别是卫生状况却不尽如人意。
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。一般来说,食堂是通过公开招标承包的。不可否认,引入竞争机制后,高校的食品品种有了很大提高,但一些地方的食品质量特别是卫生状况却不尽如人意。
任佳是石家庄一所大学的大一新生。他在上学的头两个月请了两天病假,因为他在学校食堂吃了脏东西,得了急性肠炎。任佳说,学校食堂里很多摊位都是轮流安排的,类似于街边小吃摊。可能是因为缺乏统一管理。食品的购买、生产和销售方式各不相同。员工的卫生意识不强。这并不奇怪,他们吃沙子和头发颗粒在他们的膳食。更有甚者,一些盈利的老板为了减少浪费,经常把剩菜和剩菜混在一起卖给学生。有学生抗议,但老板也说:“不要买剩菜,不能全扔了!”
承包商为了赚钱而追求利益化是没有问题的。然而,食品对人民群众来说是最重要的,安全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。高校后勤管理者不应忽视合同窗口的伪劣制造。他们必须确保食品安全,对不健康食品零容忍。
听了任佳的经历后,我想起了我们单位食堂的做法:餐厅一角有十几个冷藏柜,陈列着一些标有标签的小盘子,每个摊位都放着当天的食品样品。和高校食堂一样,我们的食堂也是承包给个人的,但后勤部门统一管理经营者。所有原料,包括大米、面条、油、肉、蛋和调味品,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。食品加工完成后,样品保存,24小时后更换。如果发现问题,可以方便地取样检查。这样可以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,大大增强经营者的意识,严格遵守食品加工的相关法律法规,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。冰箱保存样品的做法值得学习。